為配合2020年1月20日,國務院部署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實重點場所測體溫等措施 多部門聯防聯控。2020年1月24日,廣東省推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級響應16條措施。實施交通檢疫對民航、鐵路、交通運輸部門與衛生健康、公安部門要在機場、碼頭、火車站、省際長途汽車客運站設立聯合檢疫站,對所有來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出入登記監測制度。
從當前疫情的各項癥狀來看,有沒有“發熱”是初步判斷人們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要參考。為此,多地在交通樞紐等人流量大的地區、企業,在進出大門口等地,都設置了“測量體溫”這一關。但是傳統的接觸式測溫方式,在運用于大規模人群場景下,效率低下的不足凸顯出來。而且,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形勢仍非常嚴峻的當下,傳統接觸式測溫方式需要人與人接觸,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為響應社會的需求,晶研自制一款外紅熱成像人群測溫篩選系統,這是一款針對我國傳染病發熱癥狀進行非接觸式實時檢測預警的檢測系統,通過溫感攝像頭系統結合了身份信息識別和熱成像體溫檢測功能采集相關信息,身份信息與體溫匹配形成數據報表,自動啟動預警機制并實時傳輸給管理部門。
系統測量體溫精準度有效范圍為2米,0.2秒測體溫、誤差小于0.5度,配合拍卡式人員資料數據錄入,集精準體溫測量和大數據系統于一身,助力疫情監控。
隨著疫情的變化,各類人員密集場所均增加監測人員,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耗時耗力。而采用測溫儀的智慧體溫疫情監控測量預警系統,既安全可靠,減少了監測人員的感染風險,又解決了傳統體溫檢測人工成本大,測量效率低,預警響應慢,系統分析弱,全局掌控難等弊端。
用熱成像進行測溫的優勢在于“非接觸”、“直觀”、“大面積篩查”,以及“24小時不間斷工作”等,可以快速在一大群移動的人群中,將發熱高溫的人篩選出來,在學校、地鐵、火車站、機場、園區、辦公樓宇等眾多人流密集和進出頻繁的區域中,更具“用武之地”。
為了保障市民的安全與健康,熱成像測溫門值得擁有。
![](/UploadFile/news/image/20200225/20200225174434_5610.png)
![](/UploadFile/news/image/20200225/20200225174449_7016.jpg)
![](/UploadFile/news/image/20200225/20200225174506_9985.png)
![](/UploadFile/news/image/20200225/20200225174540_1391.jpg)